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八二三砲戰60周年/戰場回顧 與血腥共枕 隨時可為國捐軀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林石諒,81歲,現居新北市。現任中華民國八二三戰役戰友總會常務理事。時任陸軍606營第2連砲兵。

  「人說戰爭無情,非親自經歷無法體會。」林石諒憶及八二三砲戰中,無情的戰火與平民的無奈,感慨不已,更體會和平與生命的可貴。
 林石諒所屬部隊駐地位於金門榜林,每連有四門一五五榴彈砲,每門砲配附十二員,受過砲兵基本訓練的他,平日除各砲陣地按表操課外,也參與修路、築坑道工事。
 八二三當天,林石諒在營區負責裝填砲彈信管,傍晚部隊一如往常在砲邊用餐,忽然許多人都看見太武山方向有異常火光及巨響,接著所有人員馬上丟下手中碗筷,各砲手立即就定位,大家知道無情戰火已經燃起。
 林石諒說,共軍實施砲擊時,國軍就進行掩蔽;對方停火時,就換國軍開始回擊或實施陣地工事加強,堆疊沙包及安置杉木偽裝等。雙方砲火來來往往,主要為了解彼此陣地所在位置,並加以反擊摧毀;「初期聽見砲擊轟炸聲響非常驚怕,心中存著有今天、沒明天的心情過活;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比較麻木了。」
 林石諒回憶:「共軍七五快砲射程近,我們的陣地部署在掩體後方,砲彈要越過山頭,所以每次射擊前都要經過多次修正,目標確定後才能發動攻擊。」
 所幸我軍武器優良,殺傷力強,皆能有效還擊。每日除了砲火猛烈,為防共軍施放毒氣,連上所有官兵也全天候配戴防毒面具,就連晚間就寢也不得脫下。
 林石諒至今難忘的是袍澤的死傷。「連長、副連長都受傷後送,每門砲都有人員死傷,我記得某次一座砲遭共軍擊中後,人員全數陣亡,好慘烈。」官兵終日與血腥共枕,床板沾染的是兄弟的血塊,「人說戰爭無情,非親自經歷無法體會。」
 林石諒初時看到許多同袍備妥指甲、頭髮等物品,放置於床位下方,後來才知道是因戰況瞬息萬變,無法預測自身安危,若有不測時,可以請存活的同袍代為寄送回家做為遺物,他也因此強烈感受到全軍愾然激昂,隨時可為國捐軀之心志。
 共軍於砲戰期間封鎖金門補給,飲水、糧食、衣服等物資來源匱乏,當時部隊嘗試尋找古井水源,衣著破了將就著穿,晚上就在沙地鋪上墊子席地而睡。
 林石諒說,「那時候的食物只有一點白米和麵粉,裡面還有手指大小的蟲爬來爬去,補給不知什麼時候才到,乾脆把小蟲當成蝦米,眼不見為淨,那時填飽肚子、維持生命才重要,偶爾當當原始人沒關係。」
 (訪談/新北市榮服處)
(點閱次數:388)